振国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电影类型划分方法新论

| 浏览次数:

[摘要]当前的电影类型学研究现状,普遍存在着分类不清,划分标准不合理的理论缺陷。而结合电影几何学的知识,根据电影的种价值,建立新的电影类型划分方法,即三维价值坐标系中的重心分类法。这种方法对解决某一影片的价值及收藏意义、创作者着高价值层级方向的努力程度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一电影类型理论的革新,将给当前的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创作带来著的开创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心;影响因子;价值坐标系;电影几何学

一、电影类型研究现状

对于类型电影的内涵,当代电影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和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麦特白的观点。在前者的研究视野中,类型电影是由某种讲述故事的方式确定的,此种定义方式仅仅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具有片面性,难以解释类型电影的诸多内涵,不够合理;后者试图在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寻求类型电影现象的本质,但其在认识了类型电影是观众与创作者在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过程中达成的心理审美的认同时,却忽视了类型电影自身的稳定性,由此也就难以揭示类型电影文本的内部图式。事实上,无论选取的类型划分角度的缺陷,还是对类型文本特征的认识不足,均未能较好地解决电影类型研究的基本问题:如何确定一部影片属于何种类型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电影类型学研究现状,普遍存在着分类不清,划分标准不合理的理论缺陷。例如,沈国芳先生在《观念与范式:电影类型研究》一书中,将电影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为电影观念与电影范式两个部分,在创作者电影观念的指导下,各种影响风格的因子共同构成了电影的范式,进而规定了各种类型的特点。可是,其对类型划分的结果仍然未能走出传统类型片的窠臼,仅从其对类型片的命名便可见一斑,例如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等。在此,与其说其理论对电影类型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倒不如说其从电影创作理论上很好地阐释了那些旧有“类型片”的成因与特点。如此站在传统类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就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理论缺陷,即传统类型研究的结论具有先天的不足,由此基础建立的上层建筑自然存在缺陷。此外,郑树森先生在《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一书中,虽着重研究了众多类型片的社会背景,但其研究方法也与沈国芳先生如出一辙,均存在着理论建构的先天缺陷。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不一而足,也均未出此窠臼。笔者结合电影学与几何学的知识,以“电影几何学”的知识架构重新阐释电影类型的划分标准,由此带来电影类型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以供诸位研究者和创作者参考。

二、电影类型的划分方法新论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在一部电影面世后,它所带来的价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艺术价值,二是商业价值,三是社会文化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三维价值坐标系,其中,X轴代表着该影片的艺术价值,Y轴代表着该影片的商业价值,Z轴代表着该影片的社会文化价值。在此,艺术价值是指该影片的某些影响因子(简称I),对整个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价值,这包括电影语言、电影观念、电影潮流等等的影响;商业价值是指该影片的某些影响因子(简称J),对当时电影工业繁荣的贡献价值,这包括投资于新影片的制作、带来电影技术的革新、挽救当时濒危的特定类型的电影生产等等的影响;社会文化价值是指该影片的某些影响因子(简称K),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的进步的贡献价值,这包括对受众的意识形态启蒙、对文化生态的保护、促进国际间和民族间的信息交流、历史研究的记录价值等等的影响。综上,三维价值中的每个维度,均包含了纵向价值和横向价值,价值的内涵均具有相应评估量,而评估的标准因电影文本的特点不能够完全量化,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采用专家策略,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就是由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和著名创作者合理搭配组成评估小组,进行价值评估,给定评估基准量,确立评估系数,二者相乘得出评估价值量,最终给出该影片在三维价值坐标系的坐标。例如影片P的艺术价值量、商业价值量、社会文化价值量分別为m、n、l,则其坐标为P(m,n,1)。

影片P价值坐标的确定方法为:由专家小组将其艺术价值量的影响因子I(I1、I2、I4、I4…)、商业价值量的影响因子J(J1、J2、J3、J4…)、社会文化的影响因子K(K1、K2、K3、K4…)中每个因子的评估价值量(包括三重价值)分别给出,确定这些因子在价值坐标系中的位置后,将它们连接成不规则多面体,由几何方法(在计算机中运算)确立其重心所在位置以及重心坐标值(m,n,1),此即为该影片P价值坐标。

影片价值层级分类可以采用电影几何学的方法进行。笔者认为,较为理想的是采用价值圆环的方法进行,即以原点为中心,根据不同的价值半径画圆(价值半径大小的确定,由专家小组来完成),由此形成各个圆环,不同圆环就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层级。影片P的价值坐标位于哪个层级,该影片就属于哪个层级的影片。在此,笔者将层级暂命名为I、II、III、IV、V、VI六个级别,,由此对应的影片类型也就分別为I型片、II型片、III型片、IV型片、V型片、VI型片。

几何学的分支有平面几何、空间几何、解析几何以及模糊几何等,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中,可以有效地处理相关的电影学问题,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人员组织和技术支持,事实上,当前科幻电影和动画电影的巨大进步,已经把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大量应用于电影创作过程中,而由该技术搭建的电影文本和面向文本的电影理论研究,天然地与计算机图形学具有“血缘关系”。而几何学作为计算机图形学的核心部分,自然也要找到其应用价值的合理定位,这一研究方法也应该纳入当前电影理论研究者的视野。

三、电影类型划分新方法的应用价值

在经过重新定义的电影类型学的标准下,对解决以下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某一影片的价值及收藏意义。

在三维价值坐标系中,该影片的三重价值都可以得到基本准确的定位,也就是给予其科学的价值评判,便于人们评定创作者和作品的功绩,还历史以科学的记载。另外,对于电影收藏者和收藏场馆来说,如果知道了影片所位于的价值层级,便可以有针对陸地收藏价值层级高的影片,舍弃价值层级低的影片,由此,价值坐标系提供了科学的评判标准,避免了因收藏不科学带来的人为失误。

2 创作者向着高价值层级方向的努力程度。

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价值定位有着预期,尤其是一些典型的影响因子,是创作者会着重考虑的。而这些影响因子在价值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在创作者的预期范围内。为了获得更高

价值层级的作品,创作者自然会考虑众多价值影响因子的合理建构问题,由此,价值坐标系起到了重要的实践参照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一般也可看作“专家”,其对价值坐标系的使用本身就带有理性的分类评判优势。

四、电影类型划分新方法的学科背景

实际上,本文中所阐述的电影类型划分新方法是建立在电影学与几何学的复合学科背景上的,在此,命名为“电影几何学”。鉴于电影语言能指历时的横组合和所指共时的纵聚合关系,文本与受众的传播模式关系,电影理论在历经艺术本体论、蒙太奇与形式主义(构成式现实主义)、照相本体论与现实主义(现象学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与作者论的发展历程之后,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后虚拟的电影本文建构阶段,三维技术层面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美学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契机,叙事手段的强化,也使得理论研究者尝试新的研究工具或方法。笔者认为,几何学天然的形象性与精确性可使当前的电影研究找到更加理性而有力的王具。例如,将电影理论的诸多特性映照进几何学这面“镜子”里,就会发现几何模型中所蕴函数理关系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几何学和模糊数学是电影结构主义在后虚拟技术背景下的理论研究方向,这一方向有着现实的必要性。首先,现今的电影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研究虽然深入到了电影语言微观层面的研究,但始终未能很好地反映能指与所指的复杂互动关系,而引入几何学和模糊数学的综合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影创作者与受众在声画信息经历电影文本这一复杂中间体的传播过程中,发生着多种模糊的相互作用,而几何学和模糊数学的引入恰恰为此开辟了一条模糊中的精确研究之路;再次,电影从诞生之曰起就被赋予了数不尽的社会文化内涵,而各种电影研究理论均对其进行着多种角度与视野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和很大的进步。可至今各种理论的共性问题却成为研究的死角,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其缺乏一种理性的共性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恰恰需要的是模糊数学的梳理和几何学的空间建模;最后,从理论研究的现实来看,麦茨的大组合段程式,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矩阵,施拉姆、格伯纳、罗杰斯等人的传播模式,张红军的“电影创造过程差模式”、聂欣如的“信息缺损与结构错位示意图”等等均是几何学的角度进行影视传播研究,而电影类型研究中的诸多模糊文本特征更踏进了模糊数学的研究视野。由此,从理论研究的本体角度来看,几何学和模糊数学带来的电影理论研究方法的革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种研究方法的引进会增强电影虚拟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对类型电影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推荐访问: 新论 划分 类型 方法 电影

【电影类型划分方法新论】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