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比特币成为流通货币可能性讨论

| 浏览次数:

摘要: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货币,一度成为货币界的新宠。本位主要是通过货币的内在基础逻辑的四个基本属性特征来分析比特币成为流通货币的可能性。最后得出比特币必然不会成为流通货币的结论。

关键词:比特币;流通货币

一、引言

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曾公开表示:“我相信比特币将成为全球单一货币,苹果联合创始人也希望这种事情可以发生。”这让国内一些比特币参与者的论坛、群落欢欣鼓舞,好像重大利好已经到来似的。那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比特币成为流通货币的可能性。我们通过厘清两者的基本概念和逻辑,从内在基础逻辑的合理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性四个货币基本属性特征来分析可行與否。

二、比特币在货币内在基础逻辑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货币,本质上是社会财富支配权的一种量化凭证。社会经济活动中财富交换的最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的兑付。

法定货币为主权政府发行、由政权信用作担保的财富凭证,它的流通由政权强力作为保证。历史上货币由实物货币向符号货币转化时,各政权为保证民众对符号货币的认可,都推行用符号货币发薪、投资、采购,承认且强制民众用符号货币完税,由此形成了货币的发行、应用流通、回收的闭环循环。因为主权政府为社会财富生产活动的组织者、调节者、分配者和保护者,所以法定货币天然具有财富经济活动的媒介作用。

比特币本质上是一套方程组的解,每一枚比特币都是其中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解,也就是一组加密的数列。比特币的设计特征是没有发行方(如果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挖掘,当然投入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没有锚定物(你说它值多少就值多少,只要有人愿意接手),数量有限额(理论上限2100万个),使用整个P2P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交易行为(所以就很费时间、很费电)。

货币作为财富交换的媒介,自然要求其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属性,这就要求该媒介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要有一定量的价值恒定性,恒定性越强,其货币属性越好。法定货币因其主权信用作保,有责任主体存在,责任主体有义务维持法定货币的币值稳定。当然也存在责任主体不负责任的情况,超发货币、变相掠夺民众财富现象,如民国时的法币与金圆券,魏玛德国的马克等。但因其责任主体存在,失信就要自食其果,所以民国落败、失了江山,因为这层关系的存在,政府主观愿望上是在能力范围内竭力维持币值稳定。比特币号称不存在超发现象,其总币数有定额,规律的产生新的货币,但是其币值却没有逻辑上的保障和内在自律性。比特币在2011年开始可以兑换1美元到2018年7月可兑换4万多人民币,期间几经涨跌,曾数日内涨跌超过30%,如此夸张的波动没有哪个有理智的人会拿它当货币,即便是经营比特币的人更多的是拿它当炒作投机的标的物。

三、比特币在货币使用性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使用性问题。法定货币除了有政权强力保障其流通外,还有庞大的基层网络构建。众多的货币提取、周转、回收网点,保证了在其主权覆盖范围之内无障碍应用。比特币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要应用它首先要有网络,其次因为它用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交易记录,注意,不是个人记录,是整个网络内各个节点所有的记录!好处是数据不易篡改;麻烦之处是如果要做一笔交易,需要庞大的网络数据交换,由此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巨额电量,每一笔交易本身就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如果全世界电脑都用于比特币交易,预计全世界的电量和带宽都不够用。

因为交易的极度不便,导致比特币出现以来罕有应用于社会的正常消费中,近十年前的一次比特币订餐付费让比特币利好者吹嘘至今。近年来更因随着比特币规模扩大、节点变多、数据交换规模急剧上升,再无比特币具体消费报道。绝大部分的交易行为都发生在投机炒客之间。即便如此,仍因使用不便,大多数比特币持有者把交易数据块放到交易平台当在线钱包使用,这时的比特币实质上是储存于网站服务器的。

这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被比特币支持者吹嘘的完全去中心化造成了实际应用中的极度中心化——交易和储存都在交易平台上。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比特币三大交易平台之一的Mt.Gox因黑客攻击丢失了85万个比特币。要知道比特币理论上总数上限为2100万个,现在开发出了1700万个,已经报废600万个(数据来自BitGo前首席工程师JamesonLopp),现有1100万个,如此一个平台的事故即可造成该币接近流通量1/10的报废。这种情况如果放到广泛应用的法定货币身上,会是一种信用塌方式的崩溃。比特币因为没有责任主体,交易平台公司一审请破产就万事大吉,储户哭都没地哭去。事实上平台事故此起彼伏,并不鲜见。这是现有技术下,比特币的安全已经如同筛子一般,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密码学变革的出现,新技术大概率会对比特币形成降维打击,那时比特币所谓的技术优势就是个笑话。

综上各方面分析,比特币都不足以成为一种流通货币,另外还有人鼓吹比特币的稀缺性。我们要明白,谈稀缺性的前提是在社会活动中有实质性的应用价值,比特币说到底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支撑的一组随机数字,是的,剥离了那伪装的货币属性后就是一组无意义的数字。2017年底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有基于比特币技术模式的数字货币达1199种,看不到有任何稀缺性。

四、比特币具有阴谋性

回到文章开头的沃兹尼亚克,他表达完对比特币的看好后转身就卖光了手里所有的比特币。观其言行之背离如此,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言论动机。其实我们更有理由怀疑比特币本身就是一个有预谋的陷阱,2008年第一经济体开始持续量化宽松,紧随其后就出现了这个号称没有超发的比特币,在各方势力吹捧下其价格如坐了火箭般一飞冲天,然后就是各个平台在吸收海量资本后破产倒闭、大户清仓离场。怎么看怎么有股浓浓的阴谋味。

把国家比作一个有机体,政府就是大脑,央行就是心脏,货币就是血液,运输着社会财富,流通于大大小小的组织器官,串联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但是当一个不为社会创造任何效益的事物,其价格在数年内增长数万倍,这是不合理的,如果非要找一个可类比的表象的话,就是恶性肿瘤。

比特币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击鼓传花和博傻的游戏,现在还在为比特币站台、喊好的人要么是真傻,要么是装傻。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于2013年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告》已经明确地界定了比特币为非货币,又于2017年停止了比特币对人民币的兑换,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比特币在今天的中国仍有大量的拥趸:有数据表明现在比特币全球的交易量有70%~80%来自中国内地,仅一个“比特币中国”的交易量就占了世界的35%。我希望政府能在宣传、文教方面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科普,并严格审查有关数字货币的论坛、群落,注意舆论引导。虽然投资行为为个人行为,但损失的财富依然是中国的财富,影响的是中国的经济。

五、比特币必然不会成为流通货币

法定货币的核心是权力赋予的信用。符号货币存在了很多年,外观形式、防伪技术变了又变,但是核心都是权力信用,铸币技术仅仅是核心的支撑。数字货币的核心就是技术,技术很容易复制,也总会过时。但是只要有经济活动存在,只要还有组织机构,权力就不会过时。未来有一天法定货币或许也会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出现,但那一定是在主权意志下发行、运作的数字货币,一定不会是比特币。

作者简介:

李程,中国农业银行即墨市支行。

推荐访问: 流通 货币 可能性 讨论

【比特币成为流通货币可能性讨论】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