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 浏览次数:

摘 要 信息化为转变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阐述电机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学校实验实训资源,对该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关键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世界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121-03

1 前言

电机作为机械装备上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电机行业的发展派生出许多职业岗位的需求,一些学校开设了电机与电器专业,为电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职业人才[1]。模拟电子技术为电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电类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典型电路的分析、制作等,并为后续课程如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调速与节能运行、电机自动控制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

2 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面广、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薄弱,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完全听懂并掌握其理论内容,经常会感觉内容枯燥难懂,易产生畏难心里。因此,在电子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在流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其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模拟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改革,将有利于提高整个课程教学的有效性[2-3]。

3 课程教学项目的开发

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当代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使得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结合起来。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按照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标准,将模拟电子技术的二极管、三极管、COMS、集成运放、功率放大、电源等知识重组,开发出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一个完整的项目——简易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整个课程的教学围绕这个项目展开,分为三大模块,即基本模块、技能抽考模块和提升模块,共包含七个子项目(如表1所示)。其中,前四个项目为基本模块,第五、六个项目为技能抽考模块,最后一个项目为提升模块。每个子项目又包含若干项子任务,融合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且从任务一到任务三,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需求。

4 结合课程改革,完善实训条件

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实训条件的支撑,通过近几年专业的建设发展,实验实训条件也在不断完善。模拟电子技术为电类专业和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校風力发电专业群和机电一体化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考虑到各个专业的课程需求以及学生技能抽考的需求,学校和教仪公司联合开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的实验台和实验电路板。依据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技能抽考、技能竞赛、毕业设计的需要,实验电路板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实验电路板,用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电路板,用于课程综合实验的验证;扩展性实验电路板,提供一些常用的元器件以及元器件的引脚插孔,方便毕业设计、技能抽考等实验电路的搭建。实验台和电路板操作方便、设计合理、扩展性强,能充分满足教学要求。课程团队根据实验电路板开发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录制实验视频,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分类如下。

1)基础实验: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联型稳压电路实验,差动放大电路实验,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比较器、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实验,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OCL功率放大器实验。

2)设计综合性实验:晶体管小功放电路实验、四级电平指示电路实验、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实验、函数信号发生器综合实验。

3)二次开发的实验:单结晶体管触发的单相调光电路;声光停电报警器电路;简易广告彩灯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串联型稳压电源;延时电子门铃电路,集成功放的安装与调试;三角波发生器的组装与调试;单结晶体管触发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5 世界大学城教学云平台以及微课程的开发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很难将本门课程学好,所以学生需要将课堂上的线下学习和网络上的线上学习相结合。世界大学城教学云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是一个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还是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教师通过在世界大学城中构建模拟电子技术网络空间课堂模块,将授课教案、电子课件、练习题、教师授课视频、实验操作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学生通过访问教师空间查看教学资料,获取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空间动态及时发布最新通知消息;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与学生相互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拉近师生距离;通过创建空间交流群组,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4]。

6 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在教学设计,它来源于传统教学设计,但不完全等同于传统设计,具有鲜明、丰富的“信息化”内涵。为进一步帮助职业院校教师有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给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

以模拟电子技术中第一个子项目“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制作”为例,展示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即让学生能正确分析简易并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正确绘制直流稳压电源各个步骤的波形图;能力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的使用,会搭建简易直流稳压源电路,并用仪器仪表测试各点的波形;素质目标即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本次任务需四个课时,分五个步骤教学,分别是课前准备、情境导入、计划决策、任务实施、评价总结。通过前两个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通过计划决策,让学生做中导行、善于学习;通过任务实施和评价总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五个教学步骤,力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發挥。

课前准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准备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解决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师通过大学城空间和微信平台发放课前预习任务书和实验操作视频,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任务书的要求,进入教师的大学城空间,通过教学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论文库等,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书的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是教学实施的第二步。适当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认知期待,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调动积极性。以手机充电器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创境激趣,对学生启思乐学,让学生知道,所有的手机充电器都是由一个稳定的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恒压、限时等控制电路组成,由此引出此次学习任务——并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

计划决策是教学实施的第三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和地位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游离于课程之外,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教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最后教师教导,通过MATLAB虚拟平台搭建一个简易的直流稳压电源进行仿真,通过示波器来观看整流、滤波、稳压之后的波形,从而让枯燥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来完成此次任务。

任务实施是教学实施的第四步。根据团队开发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教师布置任务,发放元器件,学生接受任务、分组、领取元器件、检查元器件好坏、连接电路、测试参数。学生可扫描教师的微信公众号,进入微信公众平台,来观看操作指导视频。

评价总结是教学实施的第五步。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果评价又分为学生自评互评、组间组内互评。最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由教师综合评定。

7 结语

信息化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开放式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信息化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控制支配地位,这对于学习主动性普遍偏低的高职学生来说,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控制地位,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更加懒散。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石琼,陈文明,等.“产学对接”推进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31-32.

[2]李丽景.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空调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6(2):122-123.

[3]陈振源.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8-10.

[4]李琼.MOOC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中的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5(83):10-12.

推荐访问: 课程改革 电子技术 信息化 实践 模拟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