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面向“软能力”培养的软件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 浏览次数:

摘要:为了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软能力”素养,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为了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主动适应和自我塑造能力,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同时在项目实训、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项目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软能力;实践教学;项目实训;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067-02

1 概述

“软能力”主要包括就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就业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是学习以及从事某种工作所采用的方法;社会能力是指协调以及自我反省的能力。

为了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软能力”素养,对一些软件企业进行了岗位调研,对部分毕业生跟踪调查,获取反馈信息,并且在企业资深软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协助下,深入分析软件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职业“软能力”素质要求,努力探索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软能力”,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2面向“软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学目的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程序开发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努力改革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软件专业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软能力”。

《计算机导论》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其他常用计算机软件;《C程序设计》对学生初次接触的编程语言细致讲解,讲练结合,建立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实践操作,加深理解;《数据结构》借助于C语言进行编程实践,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形象化。

《数据库系统概论》使用Oracle进行实践教学,《SqlServer数据库应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另一个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魅力;《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文档写作》既能使学生体会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思想,也掌握了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和描述问题的能力。

《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编程》、《Java Web开发技术》、《网站设计与开发》、《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XML应用基础》、《Java项目实训》等课程帮助学生构建面向对象的编程思路,熟练掌握Java项目的开发方法;《C#程序设计》、《.Net WinForm编程》、《.Net多媒体》、《.Net项目实训》等课程则为学生介绍了.Net软件项目的开发思路和方法,为日后的.Net软件项目开发奠定基础。

以上课程大多采用上机考试,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借助于软件系统进行试题库的保存和维护,还开发了专门的考试系统,使用多套试卷,保证相邻座位考生试题不同。从抽取试题,到监考、批卷、登记成绩,步步把关。尤其是对试卷的管理格外严格,考前加密,防止漏题;考后加密,以防徇私;流水批卷,公平合理;多人复查,减少错误。

还有一部分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大作业,进行成果演示和答辩,进行综合能力考核。成果演示和答辩,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反应能力;以团队方式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和综合考核,以考督学,以考督教,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有效减少了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现象。

3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把大学期间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融合在一起,以完成系统开发和毕业论文的形式为本科四年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也引导大家体验软件开发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的各个阶段,为学生日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积累经验。

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软能力”发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开题阶段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引领学生阅读文献,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快速领悟能力。通过分析、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锻炼学生对所学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教学生如何组织论文内容,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专业文档撰写能力[1]。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考核阶段的最后环节,通过答辩,学生不仅展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效果,更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2]。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被广大高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师生所认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我校与多个知名的软件企业一起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共享资源,统一流程:先确定论文题目,然后中期检查软件系统和论文,论文盲审,答辩,资料最终提交和验收。毕业设计的成果物为:软件系统、毕业论文和相关文档。

1)软件系统

学生参照个人喜好和前期积累,选择熟悉、能够驾驭的技术来开发系统。要求毕业设计所开发的系统规模不能太小,功能不能过于简单。最起码有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逻辑设计较为严谨,没有明显漏洞。页面的数量不能太少,控件布局比较合理,内容清晰,页面背景色不要太深,使用一定的动画效果,界面美观、友好,方便用户使用。

系统一般具有用户登录、注册、密码修改、用户信息修改和删除等功能。至少有两种用户,每种用户所具有的操作权限有所不同。系统所使用数据库表数量不能太少,而且表的结构应该合理,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表与表之间的关联比较科学,程序中尽量用到存储过程。程序命名要合理、规范,代码中要有合理的注释。程序有足够的异常捕获和处理,保证系统的健壮性。

2)毕业论文

拟定论文题目后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结构包括:封皮、英文和中文摘要、目录、绪论(项目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概述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的实现、系统测试、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论文内容尽量充实,尤其要重点突出自己所做的工作。

中文摘要为整篇论文菁华的浓缩,简要介绍系统开发的意义、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开发手段等。英文摘要是对中文摘要的翻译,尽量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目录中有“致谢”,但不包括摘要。目录层次不要太深,系统开发一般是遵循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的步骤来做。

每一章中的图、表都是各自排序,不混在一起排。图、表应该清晰,不能模糊不清,图、表必须有序号和名称,而且图的名称放在图的下面,表的名称放在表的上面。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都要按照次序引用,引用标记在右上角。

3)相关文档

《开题报告》记录题目、拟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设计)方法、拟选题的研究现状、拟写作内容及写作大纲、拟写作进度时间表,指导教师意见、院系意见等。《指导记录表》记录指导教师辅导的情况。《中期检查记录表》记录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的日期、检查内容、意见及建议、学生的中期检查成绩等。《指导教师评语表》记录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语表》记录评阅人意见、是否同意参加答辩等。《答辩记录表》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论文中英文题目、答辩日期、答辩组长和答辩小组成员名字,以及答辩时问题回答情况。《诚信承诺表》承诺论文是学生本人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的引用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

4 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内实践的教学质量,鼓励以工程化的方式开发和设计软件,着重培养学生作为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素养。面向“软能力”培养的软件专业实践教学探索过程中,较多地运用了基于项目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素琴,韩念杭.毕业设计中大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176-177.

[2] 任美睿,金英,郭龙江.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6):76-77.

[3] 袁春蕾.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5(19):41-43.

推荐访问: 教学研究 面向 实践 培养 能力

【面向“软能力”培养的软件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