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完善气象地方标准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 浏览次数:

【摘 要】通过开展完善气象地方标准体系有关研究,着力强化气象地方标准的科技支撑,建立促进气象科技创新成果与标准的相互转化、相互推动的机制,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业务服务能力和现实生产力,提高全行业的标准意识,进一步履行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引领气象行业科学发展,以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为目的,立足部门、面向行业,构建涵盖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社会管理的江西省气象地方标准体系。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improving the meteorological local standard system,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of the meteorological local standards, and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standards of the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operational service capacity and practical productivity, raise the awareness of standards throughout the industry. Further fulfilling the meteorological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lead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aiming at building the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department and industry, the Jiangxi meteorological and land standard system cover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meteorological social management is constructed.

【关键词】气象;地方标准;体系

【Keywords】meteorological; local standard; system

【中图分类号】P7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8-0115-02

1 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开展有关研究,着力强化气象地方标准的科技支撑,建立促进气象科技创新成果与标准的相互转化、相互推動的机制,提升气象地方标准制订质量,通过制订、实施标准来实现气象社会管理的差距明显缩小,完善江西气象地方标准体系,能有效充实完善全国气象标准化体系,解决江西气象标准化的发展顶层设计问题,使江西气象标准化工作成为国家气象标准化发展战略和江西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气象工作更好更快地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准确把握江西省气象地方标准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气象部门将标准化工作贯穿气象工作全过程,推进标准化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组织管理更加规范,标准制修订力度进一步加强,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江西省气象地方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05年,成立了“江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省气象局负责管理,该委员会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之一[1]。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涵盖多领域,不仅有气象部门的技术专家,还吸纳了包括行业台站、电力、交通、农业等部门专家学者。二是加强标准制修订。面向气象防灾减灾等业务服务对标准的需求,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先后组织制订了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公共天气预报服务用语标准规范、基于3S技术的农业气候区划标准、电力需求气象条件等级发布标准等10项气象地方标准,承担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柑橘冻害等级、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防雷技术档案分类与编码等7项气象行业标准和“雷电危险度等级”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对承担的气象国家标准、气象行业标准给予一定的经费匹配,气象地方标准制订经费全额保障。将气象标准的制订所需经费列入专项支出,每年下达专项经费支持气象地方标准制订工作,保障了标准制订经费。 四是强化标准宣贯。通过举办培训班、列入目标考核等多种方式对标准进行宣传贯彻,使领导重视标准化工作,业务人员在工作中应用标准。特别加强了在业务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农业精细化气候区划方法等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培训[2]。通过加大气象标准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力度,提高了全行业贯彻实施气象标准的自觉性,确保气象标准落到实处,提升标准的应用成效。

3 完善江西省地方气象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

着眼气象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气象现代化和气象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强化气象综合观测基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为目的,立足部门、面向行业,在中国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框架体系内,构建涵盖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社会管理的江西省气象地方标准体系。

3.1 强化标准意识,加大气象标准宣传贯彻力度

将气象地方标准的宣贯纳入气象科普范畴,对气象科普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标准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气象标准化在气象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气象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引导标准使用者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大力培育示范标准用户,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建立气象标准体系专题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面向各级气象部门,面向全社会提供标准信息网上咨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3.2 突出重点,构建江西省气象地方标准体系

着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申报方式,广泛征集管理、业务、服务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多渠道征集标准,同时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种途径并举的气象地方标准申报方式,使气象地方标准可充分反映并满足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适用、相互衔接的江西省气象标准体系。

3.3 围绕业务服务需求,加大标准制修订步伐

立足部门,狠抓关键,按照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以需求为牵引,重点研究解决与气象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生态气象、旅游气象、交通气象、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监测预警和防护等方面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推进气象服务市场监管等标准研究。按轻重缓急安排江西省气象技术标准研究和开发项目,把技术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统一,力争每年制定或参与制定6项至10项气象行业或地方标准。

3.4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标准制订质量

把标准化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培训内容纳入省局的培训计划,加强对科技人员进行标准化编写等方面的培训,及时对新发布的相关标准导则、指南等进行培训,培养气象标准化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制定相关政策,将气象标准化工作与专业技术岗位晋升、技术职称评定合理挂钩,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营造有利于高水平气象标准化人才成长的氛围。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氣象灾害风险区划等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及时将可能形成标准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纳入标准制修订计划,在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形成标准。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要把相关的标准作为重要内容,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就要研究并编制相应的标准,不断提高标准制订质量。

3.5 健全激励保障措施,强化标准执行

积极探索气象标准应用的规律、方式和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推广气象标准应用的成功事例和做法。鼓励和支持业务科技骨干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参与标准化活动。将气象地方标准的管理以委托的方式转交给事业单位,省气象主管机构只是根据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对规划和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建立气象标准化协同机构,由各涉气象行业和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赋予一定的工作职能,日常工作可委托标准化专门机构( 事业单位)负责,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3]。设立气象地方标准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在江西气象部门内严格执行已发布实施的气象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定期开展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开展气象标准应用效益的技术方法研究,构建气象标准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气象标准应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重点领域、关键业务的现行气象标准应用研究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和监督检查,着力提升气象标准在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长华.推进地方标准战略实施的思考[J].标准化研究,2007,10(10):12-14.

【2】李春田.标准化与秩序[J].中国标准化, 2004, 2(2):59-62.

【3】于欣丽.标准化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推荐访问: 气象 探讨 完善 体系 地方

【完善气象地方标准体系有关问题探讨】相关推荐